“迷藏,是一場青春游戲,在一如既往的躲閃中,走失著我和你……”2月24日晚,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武漢市藝術學校原創(chuàng)兒童音樂劇《迷藏》,重新打造后在武漢劇院再度公演。一群十七八歲的中專生,在臺上吶喊般唱出青春期的懵懂迷茫,臺下數(shù)百觀眾在眼眶濕潤與雷鳴般的掌聲中,共同回憶和品味那段同樣的成長經(jīng)歷。
“我害怕那場考試,別告訴我那是最好的成人禮;我害怕那場考試,別告訴我才算成長……”
青春期學生叛逆、早戀、父母離異、單親家庭、高考壓力等問題,困擾著越來越多的“90后”孩子,不敢擔當、習慣包裹自己的迷藏心理已成為他們的通病。從2014年初起,武漢市藝術學校策劃打造一部青春題材的音樂劇《迷藏》,用簡單純凈的人物、真實感人的故事、獨特新穎的燈光舞美和充滿時尚氣息的音樂,展示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丟掉掩飾自卑的偽裝,勇于面對挫折的成長過程,傳遞了青春感人的正能量,具有警示、啟迪的教育意義。
“我一直在偽裝,我一直在撒謊,所有的逞強,都是為了掩蓋自卑的慌張……”
圍繞對每次考試都背負極大心理壓力的帥氣班長邱飛、用豪爽大氣偽裝自卑的若男、漂亮矯情無法接受父母離異的米拉三人展開,《迷藏》的故事是發(fā)生在所有青春期孩子身上,有關叛逆、迷茫、嫉妒、友誼、懵懂的愛情、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不理解、老師與學生之間教育錯位等一系列成長的話題。
“對于我自己來說,這個年紀還能上舞臺,很感謝學校給我這次機會!蔽錆h藝校現(xiàn)代舞教師、今年30歲的陳楊在臺上飾演“邱飛”,他告訴記者,對于藝術學校的師生來說,舞臺是對他們教學成果的檢驗!白詈蟮某尸F(xiàn)必定要上舞臺的,提前感受舞臺,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jīng)驗。”陳楊介紹,該校多位青年教師與30多名學生同臺表演,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同時讓這些不滿18歲的在校生,有機會參與一部音樂劇的創(chuàng)作、排練、演出的全過程,也是一次寶貴的經(jīng)驗。
該校2011級戲劇影視表演班學生、今年20歲的任鐘昕是最早一批加入到《迷藏》排演的學生,也是當晚演出中為數(shù)不多的幾位“元老級演員”之一,她在劇中飾演“若男”。任鐘昕告訴荊楚網(wǎng)記者,本次公演或許是她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迷藏》的舞臺上,“兩年時間里,先后參加20多場公開演出,這將是我一生中難以忘記的回憶!
“編劇是我們學校的畢業(yè)生,作曲也是我們學校的畢業(yè)生,所有演員都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學生!睂τ77歲的國家一級編劇、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武漢藝校老校長沈承宙來說,二十年后再次看到學校原創(chuàng)音樂劇感到欣慰和自豪。
作為武漢藝校的老校友、作為將美國音樂劇帶入中國內(nèi)地的“第一人”,作為最早在國內(nèi)籌辦音樂劇班的老校長,作為該校第一部童話音樂劇《紅鬼和藍鬼》的創(chuàng)作者,沈老告訴記者專業(yè)藝術學校需要有劇目讓學生實踐,學生學到的知識需要在舞臺上體現(xiàn),但一個中專學校要做一部原創(chuàng)音樂劇,很不容易,遠比大專院校或?qū)I(yè)劇團更困難。“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事,資源很少,所以老師們很努力。”沈老感慨道。
2015年,《迷藏》成為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資助項目,武漢藝校也成為全國首個成功申報該項目的中等職業(yè)藝術學校。該校校長聶磊透露,主創(chuàng)團隊對服裝、舞美等重新修改打磨后,《迷藏》以全新面貌再次呈現(xiàn),今年計劃演出60場。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