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tǒng)樂器的身后都有個文藝的故事
當古典音樂流瀉而出的一剎那間,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空氣中流動的,
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
是千古的生命,
那份說不出、道不盡的感動,
這就是中國古典音樂之美。
中國是一個禮樂之邦,音樂文明源遠流長。
數(shù)千年的音樂文化陶醉了一代代中國人,
同時也留下了較為完備的音樂理論,
如三分損益法等理論的出現(xiàn)早于其他國家和地區(qū),
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
這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寶。
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古樂五音,我國五聲音階中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xiàn)在簡譜中的1、2、3、5、6。即宮1(Do),商2(Re),角3(Mi),徵5(Sol),羽6(La)。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采用數(shù)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
《樂記》中表述: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
《史記.樂書》記載: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宮動脾而和正圣,
商動肺而和正義,
角動肝而和正仁,
徵動心而和正禮,
羽動腎而和正智。
音樂在古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興衰,大家可能不理解,怎么音樂能左右一個國家呢?其實,樂器與音樂會傳播人們內心世界,也會反映當時社會特定的文化背景,也反映出了當時人們的內心感受和思想狀態(tài)。音樂有很深的內涵,從一個人彈奏的樂曲中可以體會到這個人的個性和修養(yǎng)。
商紂是商朝最后一位無道君王。商朝的音樂,是靡靡之音,是滅國之音。
周代以禮樂治天下,治國者根據(jù)人的天性推廣音樂,既滿足百姓感情需要,又完成對人民的教化,引導風俗向正發(fā)展。
宮商角徵羽的演奏離不開樂器,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器樂藝術十分發(fā)達的國家,樂器按照各自使用的物質材料分為八種類別:金,石,土,革,絲,木,匏,竹,稱為“八音”。樂器分為四類:吹,拉,彈,唱。表演方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合奏,一是獨奏。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傳統(tǒng)樂器包括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樂器遠不止這些,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下面為大家列舉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樂器及奏樂,讓大家在百忙之中感受一下中國古典音樂的洗滌,陶冶一下情操。
塤
塤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塤是開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琴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族傳統(tǒng)撥弦樂器,有三千五百年以上歷史,屬于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
編鐘
編鐘,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zhàn)國直至秦漢。中國是制造和使用樂鐘最早的國家。
笛子
笛子,是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兩者之間的中音笛。
琵琶
琵琶,是東亞傳統(tǒng)彈撥樂器。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xiàn)。意為“二玉相碰,發(fā)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fā)聲的樂器。
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二胡又名“胡琴”。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
古箏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漢民族傳統(tǒng)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排簫
排簫,漢族樂器,迄今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簫,是距今三千年的中國西周初期的骨排簫。中國有這樣傳說:華夏先祖黃帝曾命樂官伶?zhèn)愔谱鳂菲鳎弥褡隽恕皡⒉睢,這種樂器是由長短不一的竹管組成,所以人們都說“參差不齊”!皡⒉睢睂嶋H上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排簫。
箜篌
箜篌是中國漢族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從十四世紀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是笛子的思念;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是箜篌的傾訴;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是琵琶的纏綿;
一聲雍門淚承睫,兩聲赤鯉露帑祝,
三聲白猿臂拓頰,
是古箏的傳情……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