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游戲教學方式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趣味和聲教學并不僅僅是改變小學音樂和聲教學性質的課程,更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轉變和運用。教師在音樂和聲教學中可以適當的使用情境游戲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對音樂的疊加使用,使其產生對音樂和聲的敏感度。帶有情境表現的聆聽,可以使得抽象化的音樂變得形象化,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和聲。
(一)情境聆聽式表演,激活和聲直覺:
和聲理論知識是在對音樂作品不斷學習和賞析中產生的,通過對音樂作品中的和聲因素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及音樂和聲的認識,促使學生掌握音樂和聲在音樂創(chuàng)作和賞析中的規(guī)律和實際運用方式。一年級音樂課本中的《dodo旅行記》,要求學生在學習《詠鵝》后,認識并掌握連貫性的氣息在音樂視唱同音中的反復使用,幫助學生掌握“do、mi、sol”等音列的學習和運用。在音樂教學中感受C和弦的旋律及其規(guī)律,可以正確的完成對不同音列的連接,從中感受到音樂作品中的情感。一般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吸收性心理相對較強,音樂老師在教學中盡可能使用趣味性聆聽幫助其身臨其境的學習和聲,激活學生在音樂教學中被忽略的和聲聽覺,幫助學生提高音樂學習與和聲學習的參與度和吸收度。
(二)聯想和聲音響,進行空間立體式讀譜:
五線譜是可以看到的音樂表現形式,其相對應的空間感記譜方式可以對音樂和聲起到簡化作用,使得音樂和聲更加形象具體的展現。當前在我國小學音樂教學課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簡譜,而邏輯性科學性的記譜方式才會增加學生的對縱向音樂的關注度,這是當前和聲概念在小學階段不能深入開展的主因之一。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的和聲概念形成階段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記譜方式,構建出和聲空間感。
比如在四年級音樂課程《了解C、F、G三和弦》單元章節(jié)的《鈴聲叮叮當》一課中,教師可以選擇使用I級、V級根音作為音樂和聲的二聲部,以此來展現和聲的魅力。在其教學上可以結合空間譜了解大調I、IV、V級和弦的構成規(guī)律,實際教學中老師幫助學生開展和弦兒歌伴奏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多種音樂疊加起來的和諧音樂的魅力及其展現技巧。另外音樂和聲教學上,教師可以播放一段熟悉的音樂,要求學生從中感受到音樂的情緒,以此引出音樂和弦的概念和術語內容,并結合相對應的圖譜感知和弦構成幫助學生熟悉并掌握和弦根音的具體位置,讓學生在實際課堂上對和聲三聲部的旋律進行演唱,體會和弦中各聲部的流暢性,音樂老師彈奏和弦根音給學生演唱提供伴奏。
音樂教師在使用趣味和聲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比如在對同主音大小調交替和弦的教學講解時,可以借助不同和弦配置的樂器彈奏熟悉的音樂作品幫助學生感受和弦的存在和變化。由于和弦本身具有不同的色彩學生就會清楚且快速的辨別出最符合音樂表現內容和音樂情感的樂器及配置,從情感上出發(fā)幫助學生加深對和弦以及音符合作的重要性及音樂的色彩感的了解和熟悉,從而更加恰當地展現音樂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視覺的直觀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小學生準確的辨別演唱,空間感記譜方式和音響形成強烈的聯想,借用空間記譜方式對空缺的簡譜進行填寫,最終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音樂思維。
(三)構建多聲演唱教學,培養(yǎng)學生和聲表現能力:
構唱實際是將音樂音節(jié)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按照實際要求演唱指定音高和旋律。小學音樂教學階段主要是將協(xié)和音程構唱作為音樂和聲教學的基本部分,在實際構唱中記憶相似的音組,從而在和聲形成連接前幫助學生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通過對當前小學音樂課程教材的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和聲式二部合唱一般以三度音程疊置為主,三度是構成和弦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從三度構唱入手,形成內心聽覺能力,培養(yǎng)學生和聲的即時把握和表現力。將構唱能力轉移到趣味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疊置音高,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和聲的練習記憶中,且還可以將這種記憶方法移植到其他歌曲演奏中,從而更加完美和豐滿的展現出和聲運用的實際內涵。
(四)人聲模擬樂隊,幫助學生形成和聲理解:
在小學階段通過使用人聲帶發(fā)聲模擬樂隊聲音給熟悉的音樂旋律伴奏的教學方式是很有效的。通過對多聲部歌曲形態(tài)進行賞析,并為其配上和弦標記轉化成為旋律,這需要學生熟練掌握音樂和聲的概念及其運用,并對其有深入的了解。和聲法對小學生來說,發(fā)現并關注好聽的聲音保持追尋聲音的熱情是很重要的,在不斷嘗試和發(fā)現中會獲得新的創(chuàng)造力,并在不斷創(chuàng)造中形成新的體驗和經驗。音樂教師則需要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音樂素養(yǎng),在學生獲取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給予其專業(yè)性的建議和指導,幫助學生在實際和聲訓練和模擬中掌握技術方法,結合人聲模擬樂隊的形式表現音樂的魅力,幫助學生使用人聲模擬演奏形象作為主要依托,從而使得和聲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結語:
小學音樂趣味和聲教學將感知和聲作為基礎,經過簡單和弦連接形成感知活動,建立起音樂縱向結構的關注和掌握力。在實際教學和和聲學習中,結合五線譜和弦樂器演奏的教學模式,是學生不斷感知和聲存在的有效方法。在該教學模式中,音樂老師要不斷做好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的工作,提高音樂理論學習的趣味性,將音樂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營造出健康愉悅的學習氛圍以此幫助學生在不斷聆聽和積累中,提高對音樂作品的賞析及鑒賞能力,最終提高學生和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