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音樂之都 美的另一種新認知
奧地利共和國(德語:Republik sterreich,英語:The Republic of Austria),簡稱奧地利(Austria),是一個位于歐洲中部的內(nèi)陸國家。與多國接壤,東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亞,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國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
對于奧地利來說,美麗的城市建設也是一種標志01哈爾施塔特哈爾施塔特鎮(zhèn)哈爾施塔特鎮(zhèn)(Hallstatt)是奧地利上奧地利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qū)的一個村莊,位于哈爾施塔特湖湖畔,海拔高度511米,哈爾施塔特的"Hall“可能源自于古克爾特語的”鹽“,得名于村莊附近的鹽礦,歷史上這一地區(qū)就因鹽而致富。因此這里又被稱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鎮(zhèn)“或”世界最古老的鹽都"。
薩爾茨堡位于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城市的建筑風格以巴洛克為主,據(jù)史料記載,薩爾茨堡是現(xiàn)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nèi)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薩爾茨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薩爾茨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xiāng),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薩爾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名單。
薩爾茨堡靠近德國邊境,是偉大的作曲家莫扎特的故鄉(xiāng),是奧地利巴洛克古建筑勝地。市區(qū)面積不大,教堂眾多,非常適合徒步漫游。美麗的薩爾茨河把薩爾斯堡分成新城、舊城兩部分。一座座各具特色、歷史久遠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綠樹成蔭的園林和千姿百態(tài)的噴泉,把薩爾斯堡打扮得格外美麗。這里還有充滿中古特色的引人遐思的民居、莫扎特誕生地、莫扎特音樂學院、莫扎特廣場和莫扎特紀念銅像等。阿爾卑斯山的秀麗風光與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渾然一體,使薩爾茨堡被譽為全世界美麗的城市之一,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明保護區(qū)。
因斯布魯克位于奧地利的西部,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與德國、意大利和瑞士相鄰,茵河從城中穿過。它是奧地利蒂洛爾州的首府,下分九個城區(qū)。
茵斯布魯克這個名字的由來很簡單,意思是茵河上的橋。這里最獨特、最經(jīng)典的景色是坐落在迷人的冰川山谷中的中世紀建筑,畫面藝術得令人屏息。阿爾卑斯山山上的融雪雪水在茵河里流過,帶走了熱量,卻帶來了清新的空氣,氣候非常的宜人。在狹窄的小街上,哥特式的樓房鱗次櫛比,巴洛克式的大門和文藝復興式的連拱廊再再地展現(xiàn)出了古城的風貌。
茵斯布魯克是個迷人的小鎮(zhèn),它的觀光客居奧地利之冠。茵斯布魯克是哈布斯堡家族(統(tǒng)治奧匈帝國及后來奧地利帝國的皇族)的主要住所,也可以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權力與版圖開始走向巔峰的地方。
維也納的海拔從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羅堡島(Lobau),到542米的維也納森林中的最高峰。維也納的東面是三月河(March)平原,東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國家公園。維也納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維也納森林環(huán)繞,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區(qū)。多瑙河流經(jīng)維也納市內(nèi),除了多瑙河,從維也納森林中還有許多小河流入市區(qū),其中包括維也納河。西面的山嶺連接著南面的冰河走廊,這個地區(qū)是維也納的葡萄種植區(qū)。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到處都流動著美妙的音樂。潺潺小溪,蔥蔥綠意,給音樂家提供了不少靈感。莫扎特、施特勞斯等音樂大師名垂千古。從內(nèi)城向外城依次展開,分為3層。內(nèi)城街道狹窄,卵石鋪路,縱橫交錯,兩旁多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筑。中間層是密集的商業(yè)區(qū)和住宅區(qū),其間也有教堂、宮殿等建筑。外城路一直延伸到森林的邊緣。
奧地利對于奧地利的描寫肯定也不止這么多,首都維也納是音樂天才的誕生地,迷人的小鎮(zhèn),充滿著專屬奧地利的浪漫,譜寫著專屬奧地利的故事。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