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何需“懂” 一堂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不可錯過的音樂欣賞課
音樂,可以滋潤您的心靈
音樂,可以幸福您的人生
音樂是藝術(shù),是享受,更是一種精神寄托。
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做好防范防護的同時,更要珍惜時間充實自己,停課不停學!今天,周海宏教授將從“音樂審美心理學”“器樂教育心理學”兩個維度,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詼諧幽默地為大家分析音樂藝術(shù)的本質(zhì)以及音樂審美活動的規(guī)律。
劃重點
01
覺得自己沒有音樂細胞?
看了這堂課你就會“懂”音樂了
許多人聽到“經(jīng)典音樂”這個詞便會望而卻步,其主要原因,是覺得自己肯定聽不懂。但實際上,聽“懂”經(jīng)典音樂并沒有那么難,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的這堂課,保證讓你成為一個“懂”音樂的人。
劃重點
02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海宏告訴你
音樂何需“懂”
很多人覺得自己缺乏音樂細胞,根本不可能“懂”音樂,也有很多人認為,所謂的“懂”音樂,必須從音樂中聽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作品立意等等。但是,音樂其實是最不需要“懂”的一門藝術(shù)。為什么呢?請聽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的分析。
周海宏,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6月27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曾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音樂美學家、音樂心理學、教育學家。長年從事音樂審美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成就卓著,對哲學、美學、人格與動機心理學有深入的研究。全國音樂心理學學會副會長,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音樂舞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藝術(shù)教育委員會常委。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