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旋律—交響樂知識普及公益講座帶你走進交響樂的世界
交響樂走過了漫長的發(fā)展歷程。歷史告訴我們,時尚與經(jīng)典沒有標準,時間是唯一的見證。社會在變,事物在變,唯有音樂,歷久彌新。那些曾在500年前震撼人類心靈的作品,同樣會在今天打動我們。音樂就像跨越時空的橋梁,穿越歷史,影響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大型系列公益講座《流淌的旋律》,帶你走進交響樂的世界。
很抱歉,我們又需要接觸概念了,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交響樂。所謂交響樂就是由多件樂器所演奏的具有交響性質(zhì)的音樂,英語叫Symphone,也就是一起響的意思,不過,所謂的一起響,絕不是“雜亂無章”。
交響樂主要包括交響曲、協(xié)奏曲、樂隊組曲、序曲和交響詩等五種基本體裁。在這五種基本體裁之外,交響樂范疇還擴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樂曲,如幻想曲、隨想曲、狂想曲、敘事曲、進行曲、變奏曲和舞曲等。此外,還包括標題管弦樂曲,它們都是交響樂五種基本體裁的擴展或衍生。這些豐富的體裁相繼出現(xiàn)在交響樂發(fā)展的漫長歷史中,它源于無數(shù)偉大作曲家的精彩創(chuàng)造。
其實,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有了“交響樂”的說法,不過,交響樂的真正大幕開始于巴洛克時期!鞍吐蹇恕痹从谄咸蜒勒Z,意思是“不規(guī)則的珍珠”,它高度概括了這一時期音樂所特有的節(jié)奏強烈、華麗炫耀的風格。這一時期,從1600年開始到1750年結(jié)束,長達150年。維瓦爾第、巴赫以及亨德爾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三位作曲家,他們分別被稱為協(xié)奏曲之父、音樂之父和神劇之父。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