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音樂結合,讀一個故事上一節(jié)古典音樂課
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藝術修養(yǎng),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送去學鋼琴、架子鼓或者其他樂器。倒不是指望孩子能成為音樂家,只是希望孩子能更懂得欣賞和感知到音樂藝術的魅力。你是不是也這樣呢?可藝術學習的道路是漫長的,樂器演奏技法的訓練也多少有些枯燥無味,怎么才能激發(fā)孩子對于音樂的熱情和音樂藝術的喜愛呢?
馬科·希姆薩的繪本系列《聽,是誰在開音樂會》可以幫媽媽們喚起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這套圖書用經典故事、色彩豐富的圖畫和美妙動人的音樂相結合,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
馬科·希姆薩是奧地利兒童音樂劇導演,曾有多個作品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和不萊梅音樂節(jié)上演,反響熱烈!堵,是誰在開音樂會》這套音樂繪本包含八個經典故事:《不來梅的音樂家》、《四季》、《睡美人》、《小夜曲》、《貝多芬先生的客人》、《樂器狂歡派對》、《音樂雪橇之旅》和《天鵝湖》。隨意翻開一本,都讓孩子愛不釋手。
經典故事百聽不厭
孩子喜歡聽的童話故事常常百聽不厭,他會拿著一本童話書不厭其煩的讓媽媽講一遍、再一遍、再講一遍。這本天鵝湖也不例外。這是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劇之一,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團的保留曲目。
講述了王子齊格費里德在天鵝湖畔遇上了被惡魔變成白天鵝的公主奧黛特并深深愛上了她。然而惡魔卻在王子挑選新娘之夜,讓他的女兒假扮成天鵝公主。差點兒受騙的王子最終發(fā)現(xiàn)了惡魔的詭計,將惡魔殺死拯救了天鵝公主,恢復原形的天鵝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圖文音樂結合,讀一個故事上一節(jié)古典音樂課
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之后,芭蕾舞劇原作被改編成了組曲《天鵝湖》在音樂會上演奏。不管是芭蕾舞劇還是音樂會上,故事都不是用語言來表達的。馬科·希姆薩在繪本中,把故事用文字和圖畫為孩子娓娓道來。大幅色彩飽滿的圖畫,幫助孩子在腦海中構建一幅幅生動的場景,可以更好的理解這些故事。
童話故事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然而繪本和音樂有什么關系呢?小秘密就藏在了每段故事的序號標記里。每段的序號都對應著《天鵝湖》音樂組曲的不同曲目,掃描就能在小程序里聽到相應的曲目。
一邊聽著或者讀著有趣的故事,一邊聆聽大師的音樂杰作,殿堂級的古典音樂一下子讓孩子沒有了距離感。
俏皮可愛的小互動深受喜愛
“你要不要像天鵝在湖里游泳?想不想跳起來或者飛來飛去?”我家小二妹最喜歡聽書里的俏皮小互動,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學著小天鵝張開“翅膀”轉圈舞蹈,這是孩子整個沉浸在音樂和故事的氛圍里在自我陶醉了。
古典音樂常常給人距離感,《聽,是誰在開音樂會》這套音樂繪本讓古典音樂在故事的指引下籠罩著甜美夢幻的色彩,聽讀起來栩栩如生。愛因斯坦說:“沒有早期的音樂教育,干什么我都會一無所成”。一邊聽音樂一邊讀故事,音樂啟蒙書可以成為孩子全感官、高起點的音樂啟蒙。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