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音類:
按音類包括斷音、虛按。 按音是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指法,幾乎在每到樂曲,每個樂段,每名樂名中都要用到按音。琵琶上的各只相與品, 都是表示每個音的位置,當(dāng)我們需要得到某音時,把左手指“按”在表示某 音的相或品的“音”位上,就叫做“按音”。
“按音”與“散音”是相對而言的。所謂散音,是 指不需要運用左手指去按的空弦音。
(1)按音:用左手各個應(yīng)按的手指,將弦身密切地按 在相位或品位上,同時右手彈弦,使發(fā)出所按音位的樂音來。
(2)斷音:在左手指作按音和右手彈弦發(fā)音之后,按 指立即放松,使弦身與所按之相品位離開;但按指仍然虛按在弦身上,用以防止產(chǎn)生不應(yīng)有的空弦音來。
(3)虛按:左手指按在應(yīng)按之相品位處的弦身上,但 弦身并不與相品接觸,同時右手彈弦。虛按所發(fā)之聲,并非純粹樂音,記譜時雖然寫出了所按音位的音高,但 又用斜線銷去,表示它是一種不純正的樂音。
泛音:
泛音有它獨特音色,與按音、散音的音色都不相同。在樂曲中適當(dāng)?shù)剡\用泛音后,可使樂曲的色彩更為豐富。泛音在樂曲中應(yīng)用較多,尤其在抒情寫意的文曲中應(yīng)用更多。
(1)自然泛音
演奏泛音時,將左手指浮點在泛音音位處的弦身上, 同時右手指甲彈弦。兩手手指要在同弦上同時觸弦與離弦,尤其左手指要著弦即起。左手指的姿勢,猶如晴蜓 尾巴點水時的樣子。右手指甲彈弦可稍重,左手指肉點弦則宜較輕。常用的泛音位,是在每條弦的(有效弦長的)二分 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處。
(2)人工泛音
人工泛音是移植來的指法,在傳統(tǒng)樂曲中未見使用, 在現(xiàn)代個別樂曲中,只用了二分之一的人工泛音。人工
泛音有兩類奏法:
第一類奏法:左手食指或拇指在上面按音,小指或 名指在下面浮點在有人工泛音音位的弦身處,右手同時彈弦發(fā)音。
第二類奏法:左手指在上面按音,右手拇指甲或右手手掌下側(cè)邊緣浮靠在有人工泛音音位的弦身處,同時用右手的食、中、名、小指彈弦發(fā)音。
吟音:
本篇所說的“吟”,是包括各傳派的“吟”、“揉”、“擺”等指法的總稱。是運用左手指在按弦中產(chǎn)生搖曳弦音的技法。可歸納為“左右擺動”與“按放揉動”兩大類。
在作左右擺動的按吟一條弦時,左手按弦的手形,盡量使成半圓形,同時必須用手指的指尖端去按弦,不要用手指的指尖與第一指關(guān)節(jié)的中間部分的指肉去按弦。
用兩個以上手指同時在兩條以上弦身上(并不在同一個 相品位上)作左右擺吟的按動時,基本上相同于按吟一條弦的方法,但須注意使在各條弦上吟的動作要一致。
用一個手指按在同一相品的二條以上的弦身上作左右擺 吟時,左手手指須作平按的姿勢,運動的關(guān)節(jié)也須以指關(guān)節(jié)(尤其是手指與手掌相接處的關(guān)節(jié))為主,左右擺 動的幅度,亦要相仿。
在一條弦上作向里按、向外放的揉吟時,要用手指的尖端去按弦,并用指關(guān)節(jié)作主要運動。運動的方向,是作向內(nèi)一捏,向外一放的動作。在作向外放的動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