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巴族特色學校:讓少數(shù)民族孩子接受更好教育
這里是我國門巴族的主要聚居區(qū)之一,有錯那縣具有門巴民族特色的唯一一所規(guī)范化小學——麻瑪鄉(xiāng)小學。
藍天白云下,灰墻紅瓦的校舍,在四周青山的襯托下格外顯眼。校門口的立柱上,用漢字和藏文書寫的金色校名熠熠生輝。
“雖然目前學校學生很少,但安徽給我們的支持和投入是很多的!痹趯W校宣傳欄前,錯那縣麻瑪鄉(xiāng)小學教職人員閆小龍指著宣傳櫥窗里的校舍改造前后對比圖告訴記者,“以前,學校辦學條件十分簡陋。安徽援藏后,學校教學條件一年比一年好! ”
環(huán)顧校園,教學樓、塑膠跑道、籃球場、食堂、宿舍、澡堂……各類功能一應俱全。
“目前學校招生范圍包括麻瑪鄉(xiāng)在內(nèi)的四個民族鄉(xiāng),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到100%。 ”閆小龍帶著記者參觀了教學樓。他告訴記者,學,F(xiàn)設6個教學班,共有17名老師。各班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現(xiàn)代化程度跟內(nèi)地一樣。學校是寄宿制,學生平時住校,周末回家。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學生的學費、食宿費用等全免。
據(jù)了解,2016年,安徽省第六批援藏項目投資1014.1萬元,對原有的教學樓、宿舍樓、功能樓進行修復裝修,新建了室內(nèi)體育場、鍋爐房、職工之家、風雨操場,對校園進行硬化綠化、鋪墊塑膠跑道、建設綜合樓,為該校功能室建設提供了保證。 2017年,該校先后配備了音樂舞蹈室、美術室、科學實驗室、圖書閱覽室、體育器材室、心理咨詢室、計算機教室、錄播教室等功能室,每個功能室都配置了先進的教學器材。
“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校園里,掛著各種不同造型的勵志、勸學、增進民族團結友愛以及有關門巴族文化介紹的標語、標牌。
“為讓地處邊陲的少數(shù)民族孩子有更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省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提升麻瑪鄉(xiāng)小學的軟硬件,力爭將其打造成一所現(xiàn)代化學校。 ”安徽援藏干部、錯那縣教體局副局長張和說,在安徽援藏的支持和推動下,學校近年來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師隊伍不斷優(yōu)化,教育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高。
“雖然學生少,但教師是配齊的,專任教師合格率達到100%。學校嚴格開齊開足課程,科學設置課程,特別是依托當?shù)氐馁Y源和結合民族地區(qū)的特殊情況,開設了門巴語課程,由門巴族老師承擔教學任務。 ”張和說。
即將離開學校時,記者遇到來學校玩耍的小學生多吉次仁和他的小伙伴。
“平時在學校吃得好、玩得好。現(xiàn)在放假,我和同學們也喜歡來學校,能看書,能打球,能跑步!倍嗉稳矢嬖V記者他的夢想:“長大后,我也想當老師,這樣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