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愛樂樂團的普及音樂會:讓古典音樂更加“聲”入人心
對中國大眾而言,交響樂作為高雅又抽象的舶來品,在自然而然地接受之前是需要經歷一代代的音樂普及和熏陶,直至音樂基礎夯實成下意識的情緒感受。
古典音樂的普及不是一件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事情。杭州愛樂樂團自成立以來,除了將恢宏的交響樂用“杭愛模式”進行演繹推廣,還致力于音樂的公益普及。極優(yōu)的品牌創(chuàng)造出了極佳的口碑,經過十多年的潤物以有“聲”,杭愛的普及音樂會成了杭城惠民演出的天花板。
六月的第一個周末,杭州愛樂樂團不僅連推四場普及音樂會,還邀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嘉賓助陣其中:杭州愛樂樂團藝術總監(jiān)兼首席指揮楊洋和杭州愛樂樂團駐團指揮洪音分別擔任普及音樂會的指揮,國內頂尖的管樂演奏家攜手他們的女兒,以父女檔的形式“親情”演繹,樂團雙簧管首席段練與副首席金瑟基(Seulgi Kim)以及單簧管首席趙珂也分別帶來別具一格的作品。
父女情“聲”普及音樂會由楊洋擔任指揮。作為樂團的藝術總監(jiān)兼首席指揮,楊洋執(zhí)棒的普及音樂會分量尤顯厚重。拋開音樂家的身份,楊洋也是一個擁有女兒的父親,對于這場父女檔的音樂會,他顯出一份別樣的溫情和幽默,與獨奏家之間的風趣對話,讓觀眾在捧腹中加深了對獨奏樂器的認識。
“圓號父女”溫泉和溫鏡伊給觀眾帶來了莫扎特的D大調圓號協奏曲(作品412號/514)和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的《引子與波羅乃茲》。
溫泉是中央音樂學院圓號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美國國際圓號比賽、韓國濟州國際銅管比賽等國際賽事的評委,培養(yǎng)出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金獎的獲得者曾韻。12歲的溫鏡伊跟隨父親學習圓號演奏已有三年,小小年紀的她先單獨為觀眾帶來莫扎特的D大調圓號協奏曲,這首作品兼具音樂性與技巧性,是眾多圓號協奏曲中公認的佳作。隨后父女倆一齊帶來《引子與波羅乃茲》,這也是該作品在國內的首演。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次子,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弟弟,是古典音樂圈里著名的施特勞斯父子檔,而父子檔的作品由父女檔來呈現,著實別有一番趣味。
李嵐松、李筱熹父女帶來的是法國大提琴家、作曲家讓-巴普蒂斯特·布雷瓦爾的長笛與巴松協奏曲。李嵐松是中國著名巴松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巴松教授、管弦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曾擔任中國音樂金鐘獎、文化部全國比賽、瑞士MURI國際比賽等國際國內重大比賽評委。李筱熹師從長笛教授韓國良、長笛老師劉曄,曾以長笛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在眾多國際比賽中獲得矚目的成績。布雷瓦爾的長笛與巴松協奏曲充滿了巴洛克時期的宏偉與活力,李筱熹的長笛輕靈飄逸,李嵐松的巴松厚重深沉,兩種聲音似乎自然而然地呈現出兩代人不同的情感氛圍,樂器的互動恰似父女的對談,彼此交織中呈現出一種奇妙聽覺體驗。
本次音樂會還帶來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的C大調兩支雙簧管協奏曲(作品534號)和大島滿的《風笛》。維瓦爾第是號稱“協奏曲之王”的意大利作曲家,和上一首長笛與巴松協奏曲的作曲家布雷瓦爾一樣,他們都屬于巴洛克時期。巴洛克中晚期誕生的純器樂的協奏曲是該時期最重要的器樂體裁,維瓦爾第是其中創(chuàng)作的佼佼者。他的巴洛克協奏曲不僅優(yōu)化獨奏的主導地位,同時也提升了樂隊作為伴奏的存在,使得獨奏與樂隊之間更具整體性。
除了被阿什肯納齊盛贊為“世界級演奏家”的陳擎攜女兒陳玟如以視頻的形式呈現給現場觀眾,杭州愛樂樂團雙簧管首席段練與副首席金瑟基(Seulgi Kim)也在音樂會上十分出色地演繹了該作品。
協奏之“聲”普及音樂會緊跟父女情“聲”之后上演。指揮洪音是杭州愛樂樂團普及音樂會舞臺上的老熟人了。每一次他都能用非常簡單而有趣的講解,逗得現場小朋友在笑聲里對交響樂有了更親近的認識。這一次,洪音攜手樂團單簧管首席趙珂給樂迷帶來卡爾尼爾森的單簧管協奏曲(作品57號)。
趙珂自幼學習單簧管,師從張永安、陶純孝教授,隨后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并曾以單簧管首席身份加入中央音樂學院愛樂樂團、墨西哥齊瓦瓦愛樂樂團,現擔任杭州愛樂樂團單簧管首席。單簧管協奏曲由丹麥作曲家卡爾尼爾森作于1928年,是其三部協奏曲中最后一部,也是最為深沉的一部。整首作品始終圍繞著主題旋律發(fā)展,但時而給人分裂、癲狂的感覺,時而又存在著感人之處,并且存在著待爆發(fā)的能量與發(fā)展勢頭。
隨后洪音又帶領杭州愛樂樂團為觀眾帶來德沃夏克的E大調弦樂小夜曲(作品22號)。該作品作于1875年,是德沃夏克青年時代創(chuàng)作中最為典雅、抒情的作品,非常適合陽光燦爛的夏日午后,聽一曲無限柔情與清新。
本次杭州愛樂樂團普及音樂會上的藝術家其實代表著中國古典音樂圈中青幼三代。他們像磐石、風帆和朝陽一樣,給音樂以力量和希望。
此次登臺的女孩們與她們的演奏家父親相比,技能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跋涉。出生音樂世家的她們其實跟所有琴童一樣,每天都必須在一件樂器上反復練習才可能在未來成為一個跟父輩齊平、甚至超越父輩的音樂家。音樂的學習是公平的,再好的天賦、再好的環(huán)境,最終都需要腳踏實地的投入其中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所以,古典音樂的傳承,充滿希望,也充滿錘煉。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