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不彈
所謂操琴前的準備,就是要利于琴與心融合。所以,在心理上的準備更加重要。自古以來,琴家們往往遵循著五不彈的原則。所謂五不彈:
第一,疾風(fēng)甚雨不彈。疾風(fēng)聲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彈。更因為疾風(fēng)甚雨之中,人往往不能心平氣和,有傷于琴心的抒發(f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琴家往往不彈琴。
第二,于塵市不彈。這是因為塵市喧鬧,噪雜不靜,俗氣又重,這與琴文化的情趣相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琴家往往不彈琴。
第三,對俗子不彈。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識風(fēng)情,難體琴道之妙,自然不為知音。所以琴家往往對俗子不彈琴。
第四,不坐不彈。這是因操琴是心意的抒發(fā),自然要求平穩(wěn),要求氣定神閑,不可有浮燥之氣。所以琴家往往不坐不彈琴。
第五,不衣冠不彈。操琴是心靈藝術(shù)。既為心靈之體現(xiàn),自然要鄭重自然、清凈灑脫。為了利于達到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琴家操琴時,往往要潔凈身心,穿著寬松舒適的衣服。
(二)清凈灑脫
古人說:“先除其浮暴粗厲之氣,得其和平淡靜之性,漸化其惡陋,開其愚蒙,發(fā)其智睿,始能領(lǐng)會其聲所發(fā)為喜樂悲憤等情,而得其趣味耳!
琴是養(yǎng)性怡情的文化。清凈灑脫,是操琴起碼的心理要求。浮暴粗厲之氣不除,則不得平和淡靜之性。能得清淡平和之性,方能悟得琴中之趣。
琴家操琴之時,往往要潔身、焚香、寬衣,這正是為了使自己身心寬松,自然灑脫,以求清和自在的心境。有此心境,方能與琴道相和。
(三)其他
以心解琴趣,以生命而修心!扒傩摹倍,是非常重要的。
要懂得琴,要彈好琴,需要一些很重要的素質(zhì),即:對生活的深刻感受;對人生的豐富體驗;自在灑脫的個人風(fēng)度;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等等。
文、史、哲的學(xué)問,是習(xí)琴者的基本功夫。所以,想在琴學(xué)上有深厚的造詣,則一定要學(xué)好這些基本功。
所以,越是對人生體驗豐富的人,越是自在灑脫之人,越是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的人,習(xí)琴時進步往往也就越快,對琴道的理解往往也應(yīng)越深。
同樣,學(xué)習(xí)琴道,對一個人豐富人生的體驗,培養(yǎng)灑脫的氣質(zhì),提高與完善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境界,都有極強的促進作用。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