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 輔導 展示——小學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的策略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性極強的學科,既有很強的專業(yè)知識又有豐富的情感表現(xiàn)。在新課改實施的今天,運用獨特新穎的導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拓展課外訓練渠道,使學生在螺旋式發(fā)展的過程中培養(yǎng)綜合審美能力。小學音樂教學如何創(chuàng)新呢?我認為:
一、激趣——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的捷徑
音樂教學要始終確立“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的教學新理念,引導和鼓勵學生演唱歌曲時手勢相助,情注其中。
。ㄒ唬、興趣,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人們對周圍事物窮根究底的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保護學生萌發(fā)的音樂嫩苗,讓它根深蒂固,散發(fā)濃郁的芳香。
首先,導入應獨特新穎,吸引學生眼球,震動學生耳膜,使學生欲罷不能,蠢蠢欲動。這就要求教師運用音像、樂器、MP3、明星演唱會實況等創(chuàng)設愉悅的情境,使抽象變具體,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心理狀態(tài)中產(chǎn)生一種渴望學好音樂的沖動,不由自主地與教師想到一處,不被他人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別在自稱明星地在那邊彈邊唱,而應該真正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新理念,在領唱、齊唱、開火車唱、賽唱、師生同臺唱等多種形式中進行教學,學生無拘無束地傾吐心聲,盡情地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這和諧的氣氛會使學生久久不愿離開,從而盼望下一堂課的到來。
對學生的演唱評價切忌教師一錘定音,而應該進行同桌相互找尋唱得最好的地方,指點小組成員逐個給演唱者以中肯的評價,全班同學再細找演唱者的獨特之處,教師則針對上述剝筍似的閃光點用帶頭鼓掌、拍拍學生腦袋、畫個笑臉等新奇的肯定和鼓勵方式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他們有了點滴進步,必將在心底埋下理想的種子,從而利用課余時間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徜徉,在一個個音樂難題的質(zhì)疑、釋疑中逐步邁向成功。
(二)、生活,信心的支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要讓學校的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世界隔絕開來!苯處煵粦岩魳分辉谡n堂中進行,而應讓音樂教學面向社會生活,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家庭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的音樂學習活動。
學校里,可以向高年級的同學請教;社會中,與一些愛好音樂的哥哥、姐姐們隨著MP4同哼唱,相互鼓勵,相互切磋,一同進步;家庭內(nèi),家庭影院的普及,更給學生的課余生活帶來快樂,他們可塑性極強,隨DVD光碟演唱,看明星登臺演出,那摹仿能力更勝一籌。指點他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多觀察、勤實踐、細體驗,那音樂嫩苗就會在信心的支撐下生根、發(fā)芽。他們一旦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享受到了音樂的樂趣,教師在課堂里的說教就會勝過名言,父母的喋喋不休也似糖衣食品讓他們回味,學生也會如餓牛闖入菜園,發(fā)現(xiàn)新奇的世界,開拓寬廣的視野,增長前所未有的見識。
。ㄈ⒏惺芘c欣賞,音樂的支點
感受與欣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的形成,對于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音樂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jīng)驗。作為教師,應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
在低年級,教師可帶著學生來到大自然,專注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并當場模仿;學生妤奇心強,教師拿來裝有樂器的魔箱,用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聲音讓學生聽辨,感受小節(jié)中強弱的變化規(guī)律;用DVD播放童聲、女聲、男聲歌曲,營造濃郁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在仔細聽辨中感受各種演唱形式的變化……
而到了中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就應該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和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關系,為終身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如,課堂教學中,不只是好好欣賞了一回,更重要的是能隨著歌曲哼唱,他們好動,特別表揚能用體態(tài)作出反應的所謂調(diào)皮鬼,在他們的帶動之下,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別具一格的精彩,那猶如舞場的壯觀場面,令學生終身難忘。此時,給學生短暫回味機會,思考音樂給自己帶來的好情緒,由于學生身臨其境,必定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將所見所思娓娓道來。這種課堂,對學生的一生發(fā)展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不再慨嘆度日如年,而是希望教師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沉浸其中的同時,懂得如何面對人生,遭遇困難時,不悲觀厭世,能用音樂解悶消愁;遇順境時,用音樂產(chǎn)生噴薄而出的力量,抓住機會,干出一番驚天動地業(yè)。
(四)樂器,愛好音樂的保證
學生愛好體育,由于有自己稱心如意的體育器材;學生喜歡玩具,由于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動習性得到了滿足;要想學生如癡如醉地暢游音樂海洋,就得給他們愛不釋手的樂器,一旦新穎的樂器取代了玩具,那音樂潛能就可開掘出來,愛好音樂變成自動化。
中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也漸漸地愛上了它。假若只滿足于學生這一淺層次學習,不上幾天就會轉移學習目標。為此,我滿懷喜悅的心情帶來學生能夠一吹就響的豎笛、口琴,他們被這些琳瑯滿目的樂器迷上了,眼放光彩,手兒癢癢。學識譜,唱曲子不再是抽象的說教,已化作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他們還主動來我這兒請教,到其他音樂愛好者處一同玩賞。這種場面的出現(xiàn),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醞釀著來一場樂器演奏展示會,給他們施展才藝的平臺,由此邁向更高一級臺階。而后,課堂教學中融入了吹、拉、彈、唱大雜燴,沉悶的課堂被師生互動的平臺所取代,大家喜愛音樂的同時,綜合藝術審美能力也如日東升。
二、 輔導——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的階梯
皮亞杰說:“兒童的模仿能產(chǎn)生表象!蹦7率莾和囊环N天性,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學習各種技能的捷徑。音樂旨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由于學生年齡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強,易受他人干擾。作為教師,利用學生的模仿心理需要,給學生適時的輔導,可最快速度地讓學生在愛好音樂的基礎之上對音樂知識的牢固掌握,在音樂知識指導下的識譜、演唱、樂器彈奏、伴奏等更具規(guī)范性,從而把音樂學習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一)、教師悉心指點演唱
教師,學生學習音樂的導師,在學生的音樂學習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音樂教師首先是一個精益求精的知識傳播者。不管是演唱,還是樂器演奏都要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對你肅然起敬的同時,也對你的輔導易于接受。所以,每當接任一個班級的音樂課,我都要給學生終身難忘的第一堂精彩課。雖沒有明星的演唱風格,可那雄渾的男中音獨唱征服了學生,使他們肯于接受我的指點;雖談不上鋼琴進級似的令評委首肯,但我一手操縱的左手口琴、右手風琴配合令學生嘖嘖稱贊;有時也冒出豎笛獨奏、二胡獨奏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種種形式的變換,學生不再覺得空氣沉悶,在內(nèi)心佩服的同時,逐漸親近老師,我還有什么不對學生傳授的呢?喜歡演唱的學生我給伴奏,遇上與歌曲不合節(jié)拍的地方或是唱得不到位之處即時糾錯。鐘愛樂器的學生我邊示范邊示意他學,等他愛不釋手之時指點口的形狀,手的按法。為了模仿到心目中的偶像,我的輔導學生耐心聽取,一旦遇上難解的問題,他們樂意找我尋問,這樣一來,學生的音樂接受能力進展迅速。
。ǘ 、輔導土樂隊
學生愛上音樂,音樂課的教學漸顯生機。但農(nóng)村學校條件簡陋,只是老師有風琴彈奏、笛子吹奏、二胡拉奏、手風琴演唱等,不像體育課學生可以有籃球、乒乓球、接力棒、跳繩等練習,這給山區(qū)學生帶來厭煩音樂課的情緒。如何使學生像愛好體育課一樣愛好音樂課呢?
學生土樂隊應運而生。我?guī)е鴮W生認真研讀《科技勞動》書中簡易樂器的制作,按書中提到的方法自備了各種杯子,學生喜形于色,很快給杯子準備了不同深度的水,我?guī)еЧ髯嗥鹆恕妒郎现挥袐寢尯谩返那,咦?學生甚感意外。這就是音樂?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見學生這樣好奇,我故弄玄虛,他們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爭著試一試。這時,我的輔導像磁石一樣吸引學生。昔日甚感頭疼的識譜變得像讀一、二、三。當他們能簡要地把譜子唱得像模像樣時,魔棒交給他們手中,由于心中漾起音樂的漣漪,那不甚靈巧的手頓時一反常態(tài),我不由得帶頭鼓掌起來。激勵就是動力,學生創(chuàng)新著樂器的制作,不時地求教于我,音樂像炫動卡通一樣常?M繞他們腦中。
三、 展示——音樂學習的加油站
長期以來,音樂課堂教學形成的模式是:視唱練習——講授新課——鞏固練習。這種模式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自始自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這樣不利于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而應多種形式結合起來進行評價學生。愛上音樂是評價出來的。首先教師在齊唱中要善于捕捉一些閃光點進行表揚,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使每一次齊唱都比上一次有所進步。其次,要多進行小組賽唱,教師進行中肯的評價,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另外,還可以建立音樂展示平臺,讓學生把自己認為唱得好的歌曲,彈得好的曲子 ,制作精巧的樂器展示出來。每一節(jié)課都給足展示時間,變換形式,一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有兩到三次的展示機會。這樣一來,學生在原有基礎之上音樂審美能力大幅度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愈加濃厚。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